性教育工作坊、臺北醫學大學講座心得
因為我們的身體程式已經設定好了,但是藉由著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穩定運動,了解自己身體所有的變化,好好跟身邊信任的大人聊天,一定可以順利地通過青春期,成為一個很棒的大人!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昨天在宜蘭蘇澳的育英國小演講,整整90分鐘,孩子們(和校長)都聽得超認真。
在這邊我要說,認真絕對不是安靜!
認真是在我把多元生理用品發下去的時候會熱烈跟同學討論。
是提到沒有處女膜、只有陰道冠時會專注聆聽。
是在最後複習時光問大家
「陰道有感覺神經是幾公分?」
「月經血量有多少?」
「子宮頸口的開口多大?」
「現在已經不要叫處女膜了,更中性友善又科學的詞彙是?」
「洗經血要用什麼溫度的水?」
「女生月經來,男同學可以幫什麼忙?」
「一輩子月經會來幾次」
「哪一個國家的生理用品全部免費?」
「買衛生棉要花多少錢?」
這些問題時都有對著我大聲回答。(我相信這些問題很多大人都回答不出來)
謝謝用心的學校護理師,幫孩子安排了一堂不一樣的課,最後還傳他們的日記給我看,實在是太太太可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