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理用品博物館收錄了一個去年底才剛上市的日本新玩意兒!
這是蘇菲品牌出的、看起來是護墊,但只要佩戴在內褲上,就可以從分泌物去觀測你是不是正值排卵期,非常適合備孕者的超神奇科技商品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破報 報導/作者 劉美妤
對一個不甚了解自己身體的女孩如我,把指入式棉條塞進陰道裡根本是天堂路等級的難關,最後只能整盒淪為逗貓棒。直到兩年前友人拿了一支Playtex導管式棉條給我,咕溜一下就滑進去,我才順利體驗到棉條女孩們口中「不臭不悶、像消失了一樣毫無感覺、經期晚上也可以安穩好眠」的美麗境界。從此以後導管式棉條成為我生理期不可或缺的主力球員,起床不用衝到廁所檢查是否外漏的感覺愉悅得令人上癮,就算它貴又難買,多兼幾個家教也要砸錢囤貨。最近,棉條女孩們交頭接耳著一條大新聞:台灣終於快要有合法的導管式棉條了。
根據消基會2000年的調查,台灣女性使用棉條的比例僅0.4%-1.2%,市面上僅有o.b.一個品牌,分為普通和量少兩款指入式棉條─有許多優點,可惜很多人連怎麼推進去都抓不到訣竅的產品。架設棉條推廣部落格、且研究棉條已有七、八年時間的凡妮莎有些無奈的笑說:「很多外國女生來台灣,都對我們只有一個品牌的棉條感到驚訝。」
凡妮莎等「常民專家」、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所長成令方等學者以及o.b.棉條代理商嬌生公司多年的推廣後,情況有所改變。2009年9月Pollster線上市調結果以6220份有效樣本顯示,對於棉條,24%的女性「用過並會再用」,40%的女性「沒用過但考慮用」,僅有3%女性「用過後不考慮再用」,不過仍有33%女性「沒用過也不考慮用」。
據許培欣與成令方合著論文《棉條在台灣為什麼不受歡迎?社會世界觀點的分析》(2010.5)研究指出,衛生棉在1963到1970年間由日本引進台灣,1970年開始有本土廠商製造並逐漸普及。在那之前多使用「月事布」或粗紙處理月經的台灣女性,開始遮遮掩掩的上藥房購買衛生棉。棉條則大約在1970年這個時間點引進。
此時的台灣進入工商業社會,隨著都市化、工業化,女性大量進入學校、職場工作,為了符合公領域對於一個合宜女性的社會規範,她們更加注意處理月經的問題。加上沖水式廁所的推行,影響了經期產品的處理模式,拋棄式經期用品於是成為主流,到九零年代,衛生棉使用率已經高達95%。台灣傳統上將月經視為不潔的觀念也逐漸在新世代人們的腦中變得隱微。各家衛生棉在市場上展開競爭,長出了蝶翼,有了香味和各種長度、顏色、壓紋;但站在衛生棉品項繁花似錦的對立面上,是萎縮到僅剩下一家品牌的棉條。
棉條無法成為主流的原因之一在於歸類的差異。相較於衛生棉被列為「民生用品」,台灣衛生署法規沿用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的規定,明訂棉條屬於「第二級侵入式醫療器材」,認為這項產品具有影響人體結構或機能的中度風險性。為何如此規定?成令方說:「因為棉條需要『塞進去』吧!這樣構成了侵入。」然而在影響人體構造或機能這點上,是否真有學理根據,她則抱持質疑的態度。她曾與立法委員管碧玲討論棉條問題,後來管碧玲的助理發函詢問衛生署此項法規的理由,「衛生署前幾天發公文回去了,對法條修訂的日期交代非常詳盡,但還是沒有提出任何學理根據來解釋。」成令方說。
只要「塞進去」就構成侵入嗎?讓人塞進陰道或肛門使用的情趣用品按摩棒,卻不屬於醫療器材。衛生署曾對情趣用品提出下列解釋:依藥事法第13條,並非接觸人體之用具即屬醫療器材,如情趣用品之電動按摩棒,僅為求增加生活上情趣之用,與藥事法醫療器材定義不符。況且從自然腔道進入之器具,如拔毛(鼻毛)器、掏耳器及不具殺精與預防疾病效果之逗趣套等均屬一般商品,因此非以侵入人體與否認定其是否為醫療器材。另外,由於世界各國迄未將情趣用品,如電動按摩棒等納入醫療器材管理,倘我國納入管理,將導致相關業者無法進口該項產品。
我一位就讀醫學系的友人對此質疑,棉條同樣不具有醫療效果,是給生理狀況正常的女性使用的,且同樣從自然腔道進入。如果不能以嚴謹的醫學研究證明棉條足以影響人體結構或機能,就不應該列管。而納入醫療器材管理導致進口不易這點,凡妮莎在引進棉條販賣的過程中就飽受困擾。「我聯絡了全世界大約60家棉條工廠,其中一些在棉條屬於民生用品的國家,他們不可能去幫我弄來我們衛生署需要的文件,所以我和這些工廠的接洽全都告吹。規定早早就這樣制定,現在衛生署承辦的人也無法通融,他們已經很努力幫助我了。」凡妮莎說。
棉條是否對人體造成影響,得從它的歷史談起。早在希臘時代就有文獻記載女性在陰道塞入物品吸收經血,而現代的女性經期用棉條則在1931年,由美國醫生Frederick S. Richardson取得專利,但發售量不大。同年底Earle C. Haas醫師改良棉條,在外面加裝活動式厚紙套─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導管。他成立了Tampax公司,並將專利賣出後,1936年,廣受歡迎的Tampax棉條上市。棉條發明的時間晚了棉片30年左右,然而在美國市場上快速增加市佔率,目前已成為歐美的主流經期用品,多數女孩都在初經來潮時就接觸棉條,許多人選擇棉條、護墊混合使用。
然而棉條一直受「會傷害處女膜」的疑慮包圍。姑且不論台灣社會至今仍陰魂不散的處女情結及其衍生的爭議,棉條對處女膜的傷害並無明確的科學依據。1945年美國著名婦產科醫師Robert L. Dickinson就在《美國醫療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指出,一般處女膜中間開口直徑約25釐米,而棉條直徑則不到17釐米,因此不會傷害處女膜。將近半世紀後,S. Jean Emans等醫師針對300位青少女身體與性行為進行相關研究,於1994年發表於《少兒醫學期刊》(Journal of Pediatrics)的實驗結果也證明,無性經驗的少女處女膜破裂與否和使用棉條或衛生棉沒有顯著相關,僅不排除使用棉條為可能原因之一。
然而台灣衛生署1989年公告實施法令中,明列棉條使用類別為「需經醫師指示使用」,包裝上和仿單上應加刊「未婚女性應注意小心使用」以及不得出現「對處女膜絕無傷害」或類似意義字句,這條公告直到2009年10月12日才終於停止適用。
另一個對人體的可能影響則是TSS─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Shock Syndrome)。這種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急性休克症狀的風險,被醫學證明了與棉條吸收力太強、以及在體內放置時間過久正相關,因此FDA在1988年訂出了棉條吸收力標準規範,並建議8小時內應更換棉條。研究結果出爐後TSS案件就急遽減少,2008年6月的《風尚》(Vogue)雜誌中,美國紐華克婦產科醫師Sharon Mass為文寫到:「去年美國因月經引起的TSS不到十人。」凡妮莎曾轉載過一個親身經歷此事的女生寫下的文章,發生TSS時,這位女生已經36小時未更換棉條。歸納看來,衛生署將棉條列為醫療器材的根據,只有TSS的風險還勉強說得過去(雖然放在「中度風險性」依舊有些不合理)。
同樣具有感染風險且使用不易上手的隱形眼鏡早就是我們的日常用品,棉條卻境遇大不同,社會風氣或許也是棉條在台灣弱勢的原因之一。與生殖器官密切關聯的議題仍被多數人視為隱私,年輕女孩也不被建議使用棉條,不論國民健康局還是健教老師,都告訴少女「棉條很危險,必須謹慎使用」,不夠了解身體構造、也沒有人教導使用方法的少女們於是無從學起。
然而,如果妳到亞洲其他國家旅遊,可以簡單從當地朋友或商店貨架上察覺,同是華人社會的香港,棉條不但列屬一般民生用品,也隨手可得;上海女性多習於混用棉條和衛生棉,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找得到數個棉條品項,唯有台灣獨漏於華人世界的棉條版圖之外。
妳不會在奇摩或露天拍賣等網站上找到導管式棉條,因為走私醫療用品進來台灣賣會被罰錢。因此,凡妮莎最常收到的信就是:「請問我要去哪裡買導管式棉條?」雖然我們都知道怎麼買,但她不能明說,因為誰知道其中是不是有幾封來自衛生署稽查員。
自己出國?托人代買?黑市交易?天曉得這樣有錢有人脈的女性佔全台灣女人的幾成。我因此認為棉條使用族群似乎偏向中產階級以上的女性,凡妮莎同樣覺得有這個傾向。「所以我必須把它引進台灣。雖然貴了點,但至少大家都知道能去哪裡買。」
棉條使用者除了社經條件的差別外,以職業來說,空姐、專櫃小姐、酒促小姐、運動員之中的棉條使用者也較多。在長榮航空服務的 陳 小姐說,大約有70%的空姐都用棉條,因為一忙起來,根本沒時間去廁所,一次能夠撐6到8小時的棉條於是成為首選。演員、模特兒也不時因為服裝或拍片需要下水,而使用棉條。然而她們之中不少人並不習慣,僅在非用不可時才使用。一位模特兒小姐曾提及她在經期下水時使用棉條,但卻發現有外漏,因而感覺不太好。「如果有更多款式可以選,應該就能找到適合我身體的棉條。」她說。
在我對身邊的親朋好友的微型民調中,還呈現了一些微妙的差異。在NGO工作、女同性戀、女雙性戀、支持身體開放理念、對性別議題涉獵較深的族群,慣用棉條及試過棉條的比例偏高。而身體觀念保守、教師、公務員等朋友群使用比例則偏低─幾乎完全符合了我的刻板印象。那無關她們性經驗的多寡,而與腦中對身體的概念牽涉較多。使用棉條,似乎成為一種抱持進步意識的女性在生活中實踐理念的形式。她們說,因為既環保又好用,何樂而不為?凡妮莎在大學時代參與女性自覺社團,她也認為棉條和女性自主自覺的想法相關。「至少用棉條是我第一個為自己決定做的事情,我選擇了不相信媽媽 和 老師的說法。」
吳文欣《推廣型使用者的社會創新:常民專家如何改寫台灣衛生棉條科技的社會腳本》(2008)論文中闡釋了凡妮莎等「達人」的推廣概念,認為由女性/使用者主導的棉條推廣,正是對於男性/專家由上而下制定規則霸權的顛覆。當女性不再信任由男性/長輩建構的「好女孩的行為準則」,在追求自身舒適與方便的考量下,把經期用品放進陰道裡,成為最淺顯易懂的生活革命。
從六、七年前凡妮莎架設棉條部落格時感受的巨大反對聲浪到今天,台灣社會對棉條的接受度已經有穩定長足的進步。我們只要還沒有勇氣讓血一路隨意滴下,就必須購買某些經期用品。有人因為棉條而變得快樂,一位除夕夜忙翻了的母親說,棉條讓她情緒穩定;甚至有位肢障朋友曾寫信感謝凡妮莎,說棉條讓她方便許多。
衛生棉和棉條沒有優劣的差別,但就像一些人無法接受在身體裡塞一塊東西,也有人無法接受在胯下墊一塊血尿布。每個把棉條推進身體的動作,都是對這個社會中一塊文化版圖的小小改變。
台灣買不到的東西有千百種,然而導管式棉條是我認為最不可思議的一種。凡是生理女性幾乎都逃不過經期,能選擇的用品卻幾乎只有厚的、薄的、長的、短的,各種衛生棉…還有指入式棉條。凡妮莎秉持著「好東西要報給大家知道」的熱忱,花了七年的時間推廣棉條,整理許多資訊,也發揮大學時所學的動畫製作專長,教會了許多女性如何使用導管式棉條。
凡妮莎幾年前決定要撩落去、好人做到底的引進導管式棉條後,2008年5月開始申請證照,直到今年3月,她在一個情緒低潮的日子裡,收到衛生署寄來的大禮:核准販售。從打算代理Playtex到決定自創品牌,凡妮莎在幾百封文件往返,又賠了幾十萬之後,多年的夢想總算實現,要在台灣販售由以色列工廠生產的棉條。
即使成本高、價格壓不下來,凡妮莎還是希望提供國內女性穩定便利的導管式棉條來源,期盼有一天能看到台灣也成為超市、藥局架上滿滿一整櫃各牌各式棉條的天堂,讓喜歡指入式、塑膠導管、紙導管等各種不同類型棉條的女性都能各取所需。模樣甜美俐落的她言語間充滿感染力,她將推廣棉條視為自我實現的歷程,用生女兒般的心情,成為了目前台灣第二個棉條販售商。而女性自主選擇、快樂渡過經期的革命之路,才剛剛開始。
謝謝美妤的詳細報導,這是一篇看了會讓人感動的床邊故事,連我自己看都覺得很令人動容(對不起,凡妮莎一向自我感覺超級良好)而且世界真小,昨天和部落格小幫手Nina小編聊到我們要上破報,她說她也認識一個破報記者叫「美妤」(我們一起喊出聲來然後大笑)謝謝美妤,也謝謝所有曾經採訪過我的記者捧油們,沒有妳們,我無法傳遞自己的聲音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