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棉條也能用來篩檢HPV?女性科技又一進展
我們對棉條的想像,不該止於生理用品——近來幾篇國際報導與期刊研究指出,有廠商正在將「棉條」設計用於女性自我篩檢人類乳突病毒(HPV),作為子宮頸癌預防的一種方式。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每次看到月經平權的相關新聞我就很無奈,議員、教育局、相關高層與便利商店廠商,真的有搞懂「發不完」的問題點在哪裡嗎?為什麼要用高高在上的方式來回應,好像「都花資源給了你,你為什麼不拿?」⋯
為什麼你給孩子,孩子就一定要拿?
你給的是孩子們喜歡的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慣用品牌與公分數,為什麼要被迫變換品牌,承受再一次的嘗試與磨合期)
品質夠好嗎?(超商抽成高,會上架的商品本身毛利要夠高,才能支付上架成本,毛利都被通路賺走了,有多少會放在產品本身的品質上?)
選擇性真的多元嗎?(衛生棉、護墊、布衛生棉、布護墊、月經杯、月經碟片、月經內褲、指入式棉條、塑膠導管式棉條、紙導管棉條,超商只有賣這裡面的4種,那其他的呢?)
然後兌換的通路真的方便嗎?(超商銷售主要是飲料與零食為大宗,衛生棉只在旅行用品那櫃裡面大概兩三排小小的貨架吧,跟量販店或者是網路購物的款式怎麼比呢?)
售價又真的合理嗎?(雖然有給補助,但是兌換的通路是全台灣最貴的,那這樣到底是幫了誰,我不懂!)
新聞出處
https://udn.com/news/story/7323/7348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