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從棉條到月亮杯,曾穎凡改變「生理用品沙漠」的台灣
就算兩性平權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生理期問題,仍帶給女性一定的困擾。曾穎凡從「小棉條兒的部落格」時期開始推廣棉條使用,當年20出頭的小女孩一個人創業,在台灣做起棉條生意,才剛站穩腳步,又要二次創業做「月亮杯」,她想要改變什麼?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過往媒體專訪,歡迎與我們聯繫
就算兩性平權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生理期問題,仍帶給女性一定的困擾。曾穎凡從「小棉條兒的部落格」時期開始推廣棉條使用,當年20出頭的小女孩一個人創業,在台灣做起棉條生意,才剛站穩腳步,又要二次創業做「月亮杯」,她想要改變什麼?
被俗稱為月亮杯的月經杯,環保矽膠材質,可長期使用,1937年被發明後,成為歐美女性的生理期愛用品。然而在台灣,想擁有月亮杯,只能託人代購;若大量輸入,會以違禁醫療器材查扣。供需管道未開通,或許正是月亮杯募資引起廣大迴響的原因。
創業潮在台灣幾乎是這一兩年的顯學,越來越多人選擇自己當老闆,然而根據國際組織「全球創業觀察」(GEM)的報告,台灣男女創業比為100:67,談起創業家,大家想到的似乎仍是以男性居多。女性沒有能力創業嗎? 2011年Inc.報導由女性主導創業的公司,平均的投資回收率,高於男性創業的公司。
十八世紀英國作家/女權主義者,瑪麗·吳爾史東克拉芙特,曾在她的代表著作 《女權辯護》說:”I do not wish them [women] to have power over men; but over themselves 我並不希望女人有權力控制男人,只希望她們能有權力控制自己”
當她說話的時候,眼神充滿堅定的信念,而話語中則表現出對於工作的熱誠。她熱愛工作,並不是因為渴求成就被人看見,而是她認為,對的事情就要堅持做下去的這份信念。也因為如此,造就凡妮莎成為棉條產業的推廣者。
凡妮莎的18分鐘,告訴女孩「選擇權」這件事有多重要,奪回自己對生理期所擁有的選擇權,並充滿正面能量的說愛自己。
如果妳是女人,妳該知道凡妮莎這個名字,因為她與妳這輩子四分之一的時光為伍,理解妳一切關於月事的疼痛與不暢;如果你是男人,你更該曉得她是何許人也,因為她可能就是你女伴認同的另一個女人。
月亮杯是甚麼?它是一種杯子嗎?還不知道甚麼是月亮杯的女孩們,是時候該為自己的身體發聲啦!你對月亮杯的 QA 全集,這篇通通報給你。
你聽過「月亮杯 Moon Cup」嗎?這是國外行之有年的生理產品,但台灣礙於法規還不見其蹤影。過去致力推廣衛生棉條的「棉條教主」凡妮莎,秉持著讓女性有更多樣選擇的初衷,再度踏上月亮杯的冒險之路,這一次,她發起月亮杯募資連署計畫。
台灣女性在月經來潮時,習慣使用衛生棉,但在歐美國家,棉條、「月亮杯」是在超市就可採購的民生用品。網友凡妮莎(Vanessa)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