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觀眾,五滴水棉條回來了!!!
市面最大流量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上次我們討論了 「母親教導女兒月經知識」 的角度,將影響 「女兒對於身體的感受」。
但媽媽的身體教育,最多影響兩、三個女孩,學校的性教育則不同,它會影響一整個班級的女孩如何認識、看待她的身體。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不特別著重了解異性身體部位的性教育,而是回歸到自身,女孩如何看待自己身體的性教育。
Z編大約在民國80年代就讀國中,健教課本上「兩性身體」那一章總是特別讓學生們期待。當時班上已經有些女生經歷初潮(聽說有些男生也開始在起床時發現自己夢遺),因此同學之間對於身體知識的理解不一。
但不論我們之前聽過些什麼,健教老師開始講解「青春期性癥變化」時,班上的氣氛突然變得微妙。突然要在全班面前,聽老師講解那麼「隱私」的事情,大家都有點無所適從、又帶點好奇。
我記得當時的空氣凝結了一會兒,然後某個同學對課本的圖開了個玩笑,另一個同學哈哈笑了幾聲,老師要大家安靜,接著就是一長串醫學院般、對於器官名詞的講解。過程中沒有提到什麼兩性相處的觀念,也沒有講解怎麼樣算「性行為」, 課程在刻意平板的講解中度過,就連最頑皮的學生也不敢舉手發問。
這種集體的尷尬感,一直到下課鐘響才終結。關於「兩性身體」這一課,我們就在似懂非懂的氣氛中,默默帶過了。
不過只是「表面上不敢問」,國中生私底下對於性知識好奇得很。班上某些同學,會在「兩性身體」課後,持續著「哈哈!妳受驚(精)了嗎?」這個笑話長達一週。
當年的健教老師對我們做了生理構造講解,但是心理呢?我們帶著自己發育中的身體,該如何和學校裡的異性同學相處?更重要的是:我這個正在變化的身體,我該如何看待她呢?她變成這樣又是要做什麼呢?
青春期一團迷霧。
那堂課之後,我們透過「廁所交談」和別班交換情報,才知道甚至有些老師、會叫學生「這章自己回家看」。比較特別的,隔壁班有個很酷的老師,會利用香蕉當做男性陰莖模型,讓學生練習如何正確戴上保險套。此舉讓我們羨慕不已。(現在想起來,Z編蠻好奇大家是從什麼地方學會用保險套的?)
學校的性教育之所以重要,因為那可能是我們人生第一次、在「眾人面前」討論身體與性。
老師決定選什麼樣的教材、怎麼教、以及選擇把知識教給哪些特定的性別,這一切都會影響我們在往後的人生中,會怎麼理解與對待自己與別人的身體,以及會怎麼理解性/性別/性平等等的相關概念。
「我們與身體的關係」聽起來彷彿很私密、只屬於關上房門後的個人領域。但如果要建立一個人人都能更自主、自由的社會,我們不僅需要身體的隱私權,也需要在公共領域中的身體教育權、以及能安心談論自己身體的權利。而這一切,真的能坦然在學校裡的教學現場辦到嗎?
台灣從過去到現在,老師的教學方向、都需要配合教育部政策。但即使中央的教學政策有所修改,社會氛圍、家長態度也會影響到老師的教學內容。
我們聽過不少第一線老師為難的說:「家長投訴他們教學生棉條怎麼用,覺得一個沒有出嫁的女兒學這個東西……」、「我只是在愛滋病海報上寫了保險套三個字就被家長投訴……」
根據兒福聯盟2016年台灣兒童性教育知識調查報告,有26%的家庭從未與孩童談論過性知識;29.6%的孩子反應,學校老師會在課堂上刻意避開不談某些敏感性知識課本內容,此狀況更會隨著孩子年級的提升而增加。那麼孩子們的性知識從哪裡來呢?14.2%避孕知識是從同學/好朋友獲得、17.3%來自網路;18.4從新聞媒體得知。
在2021年的,我們誠心希望教學現場第一線的老師,已經擁有更多的社會支持,讓他們有機會在課堂上開啟更多討論,坦然開朗的引導我們的下一代理解、並且接納自己的身體。妳呢?當年課堂上的性教育是如何啟蒙妳的呢?
小時候在學校的身體/性教育課程,給妳什麼樣的感受?那對妳/你來說是好的回憶嗎?如果現在的妳能回到過去變成健教老師,妳/你打算怎麼引導當時的自己了解身體、學習性知識呢?如果有機會代替台上的老師教導當時的自己一件事,那會是什麼事呢?
對於青春期時,可能會用「發育的身體」或「性器官顏色」來攻擊或羞辱異性的舉動,妳覺得學校的身體教育者應該怎麼處理會更好?他們可能需要哪些資源的協助呢?
👉第六課性教育(本篇)